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提出,“從現在起,中國共產黨的中心任務就是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是中國共產黨新時代新征程的政治宣言和行動指南?,F代化是由生產力發展所推動的人類文明進步過程。以工業革命和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確立為標志,西方國家率先開啟了現代化進程,但是世界上并不存在統一的現代化標準和模式。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堅持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根植于中國的國情和傳統,反映中國人民的意愿和選擇,開辟了科學社會主義發展新境界。
(一)
1840年鴉片戰爭以后,由于帝國主義列強的野蠻侵略和封建專制制度日益腐朽的統治,中國逐漸變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中華民族面臨生死存亡的危急關頭。此時,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已經開啟了實現現代化的歷史進程。近代中國的許多志士仁人為了把中國從落后挨打的困境中解救出來,也曾經效法西方,企圖通過實行資本主義制度,實現民族復興和國家現代化,但是都歸于失敗。其根本原因是,那些老牌資本主義國家在資本增殖和擴張邏輯主導下,實行剝奪性的資本積累方式,野蠻地壓迫和掠奪殖民地,攫取原材料和市場,以其他國家落后為代價實現其自身的現代化。那時的中國,雖然在形式上不是屬于某個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殖民地,卻是一個帝國主義列強紛紛參與掠奪的實際上已經喪失完整的獨立主權的國家。帝國主義列強為了實現對中國的控制、掠奪和利益瓜分,通過與封建勢力相勾結扶植代理人,形成買辦階級,維持已經衰落的舊有生產關系和腐敗的政治制度,而決不允許中國變成強大的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民族資本主義萌芽雖然已經在中國出現,但是生長艱難。民族資產階級雖然具有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但非常軟弱,具有妥協性,因而不能擔當解放中國的革命領導力量。近代中國歷史實際演進過程告訴人們,中國不存在走資本主義道路實現現代化的可能性。
正是在近代以后中國社會的劇烈運動中,在中國人民反抗封建統治和外來侵略的激烈斗爭中,中國先進分子從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科學真理中看到了解決中國問題的出路,科學社會主義指引了中國以社會主義為前途的現代化方向。中國共產黨應運而生,代表了實現民族復興的真正力量。
中國共產黨人在一百多年的奮斗實踐中,始終堅守共產主義理想、社會主義信念,堅持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不動搖。根據關于無產階級的先進分子必須組成新式政黨以領導勞動人民實現本階級的歷史使命的原理,才有了中國共產黨的成立,中國人民謀求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的斗爭才有了主心骨;根據關于無產階級必須發展自己的暴力來反對統治階級的暴力,以摧毀統治階級的專政的原理,才有了中國革命以人民戰爭為特征的武裝斗爭;根據關于無產階級要在斗爭中同其他有革命要求的階級和其他可能聯合的政治力量組成統一戰線的原理,才有了中國革命最廣泛的統一戰線;根據革命是為了解放生產力、社會主義要實現生產資料公有制、按勞分配等一系列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理,才有了中國社會主義革命、建設和改革事業的不斷發展。
科學社會主義與中國社會歷史發展主題相契合,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與中國實際和時代特征相結合,使中華民族的面貌發生了前所未有的變化,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全國人民成功地走出了一條中國式現代化道路。中國這樣一個經濟文化比較落后的國家,跨越了資本主義制度的“卡夫丁峽谷”。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
(二)
中國式現代化既有各國現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國情的中國特色。這些特色是科學社會主義理論和中國現代化實踐相結合的產物,深刻體現科學社會主義本質規定性,反映中國人民意愿,體現人類文明進步發展趨勢,對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
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科學社會主義主張實事求是,要求我們必須始終從國情出發想問題、作決策、辦事情。我國14億多人口整體邁進現代化社會,規模超過現有發達國家人口的總和,艱巨性和復雜性前所未有,發展途徑和推進方式也必然具有自己的特點。中國式現代化要充分考慮人口規模巨大的基本國情,保持歷史耐心,堅持穩中求進、循序漸進、持續推進。
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茖W社會主義反對資本主義的兩極分化和經濟社會的巨大不平等,探求最終建立一個沒有壓迫、沒有剝削、人人平等、人人自由的理想社會。實現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根本原則和本質特征,也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目標。中國式現代化堅守人民立場,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自覺主動解決地區差距、城鄉差距、收入分配差距,促進社會公平正義,逐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堅決防止兩極分化。
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茖W社會主義以實現人的解放、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為目標,反對資本主義社會片面追求物質利益和雇傭勞動所造成的人的異化??茖W社會主義的未來理想社會是社會生產力高度發達和人的精神生活高度發展的社會。中國式現代化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不斷提高人民思想覺悟、道德水準、文明素養,在創造和積累物質財富的同時,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茖W社會主義反對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之下對自然資源進行的掠奪式開發,認為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之下生態危機的實質,是人與人之間社會關系的不和諧??茖W社會主義強調人類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同時,必須遵循自然發展的客觀規律,追求未來社會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美好前景。中國式現代化注重同步推進物質文明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牢固樹立和切實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動員全社會力量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共建美麗中國,走出一條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
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茖W社會主義創始人馬克思、恩格斯曾經預言,“各民族的原始封閉狀態由于日益完善的生產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間的分工消滅得越是徹底,歷史也就越是成為世界歷史”。在這個預言已經成為現實的當今世界,中國式現代化堅持和平發展道路,不斷拓展同世界各國的合作,積極參與全球治理,在更多領域、更高層面上實現合作共贏、共同發展,不依附別人、更不掠奪別人。更具包容性、開放性和共享性,同各國人民一道努力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努力為人類和平與發展作出貢獻。
(三)
世界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從理論到實踐,從一國到多國的發展,經歷了五百年的歷史。中國式現代化,將徹底改寫現代化的世界版圖,標志著科學社會主義在二十一世紀的中國煥發出新的蓬勃生機。
中國式現代化科學回答了在經濟文化落后的國家如何建立社會主義制度、如何走符合本國國情的社會主義道路的重大課題。對于如何在社會主義條件下成功駕馭資本、實現“后發型”現代化,如何使發展中國家超越西方現代化模式、保持民族獨立、自主實現現代化等一系列問題,中國式現代化提供了中國智慧、中國方案、中國力量。
中國式現代化在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社會信息化、文化多樣化加速發展的時代,回答了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聯系、區別和共存問題。積極推動建設相互尊重、公平正義、合作共贏的新型國際關系,推動全球治理體系改革。中國式現代化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開辟現實道路。
中國式現代化實踐中形成的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社會主義本質理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社會主義改革開放理論、社會主義現代化理論等,創新和發展了科學社會主義理論。中國式現代化形成了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會文明和生態文明“五位一體”的社會主義文明新模式,形成了道路、理論、制度、文化“四位一體”的科學體系??茖W社會主義在現實形態上發展到一個嶄新階段。
中國式現代化高舉社會主義的旗幟,其偉大實踐檢驗了科學社會主義的科學性和真理性,彰顯了科學社會主義是人類社會進步的普遍價值追求,極大地增強了社會主義的影響力和感召力,引領世界社會主義運動擺脫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的低潮,走上振興之路,改變了世界社會主義的歷史進程。中國式現代化為世界社會主義運動的發展提供了新機遇,展示了光明前景。
科學社會主義是開放的實踐的和發展著的理論,不是一成不變的模板。中國式現代化成功運用和發展了科學社會主義??茖W社會主義基本原則同中國具體實際、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時代要求緊密結合起來,形成了中國式現代化的中國特色、本質要求、重大原則??茖W社會主義深刻地改變了中國這個東方古老大國,中國式現代化開創了科學社會主義在新時代條件下發展的新境界。
(作者系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社會主義學會會長,原中央黨校副校長黃浩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