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田西瀕渤海,是地處朝鮮戰場大寧江北一座重要車站,既是志愿軍運輸線交通樞紐,也是敵我雙方實施“絞殺戰”與反“絞殺戰”爭奪焦點。1952年3月3日,志愿軍高炮部隊在云田地區游擊機動痛殲美軍戰機,上演地空較量的精彩對決,粉碎美軍定點獵殺“美夢”,有力確保戰爭后勤交通線大動脈暢通。
提升高炮防空能力
從1952年起,美空軍為躲避志愿軍高射炮火的打擊而改變戰術,轉向尋找高炮火力空白區,實施機動重點空襲。對此,志愿軍及時改變作戰部署,決定采取“重點保衛、高度機動”的作戰方針。按照高炮司令部指示,擔負云田地區防空的高炮第513團迅疾調整防空部署,精練裝備戰術,提升防空能力,確保開戰必勝。
調整作戰安排。根據“重點保衛、高度機動”的作戰方針,第513團強調主動擊落敵機,創造性探索“高炮游擊戰”“高炮伏擊戰”打法。1952年3月,美軍再次實施“飽和轟炸”,對某一重要路段樞紐進行晝夜輪番攻擊。針對美軍這一打法,該團采取“以集中對集中、以分散對分散”策略,規定大口徑高炮重點保衛交通樞紐等要地,中小口徑高炮沿鐵路線高度機動作戰。在云田防區,第513團調整部署第3營、獨立第39、40、41營4個營481門高炮、高射機槍54挺,在云田地區80千米鐵路沿線上“追機”殲敵。
裝備防空利器??姑涝瘧馉幊跗?,高炮部隊的裝備主要是繳獲的日制、英制等雜式高射炮,型號老舊、性能低下、保障困難,根本無法應對美軍先進戰機的空襲。第513團奉命入朝作戰后,全團裝備先進的蘇制M1939式不同型號高炮,其中37毫米高炮是一款野戰防空利器,主要打擊中低空目標。37毫米高炮具有射速快、射程遠、火力猛等優點,可發射曳光殺傷榴彈、穿甲彈,能夠有效打擊美軍戰機的俯沖轟炸。配有4個輪胎便于牽引拉動,特別適合部隊廣泛開展機動靈活作戰。
精練技戰水平。第513團堅持邊戰斗邊訓練,在作戰間隙深學技術,精練裝備,按照實戰要求組織力量對各級指揮員、炮手、測手、通信、標圖等人員的戰斗要領進行規范化訓練,要求76.2毫米高炮從捕捉目標到齊射達到5—6秒,37毫米高炮達到3秒,測高機15000米、測遠機6000米,每間隔2—3秒動態報敵機距離提供信息,各營連和基層炮班均能實現協同作戰。同時,該團不斷操練高炮陣地轉移、沿線機動、伏擊設防等戰術,防空戰斗力不斷提高。
掌握美軍空襲特點規律
在地對空作戰中,科學把握美軍戰機行動規律是制勝關鍵。第513團高度重視研究美軍戰機空襲特點,不斷總結美軍空襲轟炸規律。一是偵察探路為先,前期派出偵察機、校射機沿鐵路線對志愿軍高炮陣地、兵力部署、交通樞紐等情況進行多次高空拍照、偵察校射,為后續空襲提供情報。二是編隊集群作戰,從陸地機場或航空母艦組織不同型號轟炸機以集群方式作戰,主要包括F-84戰斗轟炸機、F9F戰斗轟炸機和B-29重型轟炸機??找u時,轟炸機通常縱隊編隊飛行,對目標實施多輪多批次攻擊。三是多種方式轟炸,美軍根據地面防空情況,針對性實施概略轟炸、密集轟炸和俯沖轟炸。俯沖轟炸是主要攻擊戰術,在戰斗機掩護下,轟炸機迅速降低高度以小角度(10—30度)對著特定目標進行俯沖投彈。
針對美軍戰機空襲特點,高炮部隊不斷總結殲敵經驗,凝練出“四不打”(捕不住目標不打,求不出諸元不打,有效射程以外不打,夜間單機對我無嚴重危害不打)、“六快”(進入陣地快,進入作戰室快,通報空情快,炮測手操作快,下達決心快,向上報告快)、“十項注意”(堅決聽從指揮,戰前要檢查,修正要仔細,沉著抓目標,操作要迅速,火力要集中,射擊要齊射,點射3、5、7發,寧前不能后,寧早不能遲)等高射炮作戰要訣,成為獵殺敵機的制勝法寶。
高炮游擊出奇制勝
高炮游擊,即高射炮廣泛機動作戰,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未有過的戰術,它突破固守陣地的舊模式,采取集中與分散、伏擊與運動的策略,發揮近戰火力優勢,出其不意猛烈打擊美軍戰機。1952年3月初,第513團巧妙利用大雪條件主動出擊,成功打響高炮游擊戰。
善于觀察料敵。3月1日,時值嚴冬,雪花紛飛,云田地區大雪覆蓋,冰封一片。惡劣自然環境嚴重限制炮兵機動作戰,同時,美軍敵機在炮兵陣地上空長時間盤旋,偵察的頻率次數不斷增多,地面戰場更加暴露凸顯,成為空襲轟炸的首要目標。第513團立即察覺到美軍的異常行動,研判預料敵人定會集結大機群進行空襲轟炸,攻擊炮兵陣地,“絞殺”交通線。
巧妙設伏誘敵。2日晚又飄起大雪,為了充分利用大雪天氣,第513團當即決定采用“隱真示假、誘敵就范”的計策伏擊殲敵,克服困難精心布置4個高炮營陣地,趁著夜色掩護隱蔽進入預設陣地,做好嚴實偽裝,無命令一律不準開炮。為了進一步迷惑敵人,該團連夜在12個炮連陣地附近300—500米處構筑假陣地。在假陣地上,用樹枝和稻草編織假高射炮,樹干作炮身,“炮口”仰視天空,樹枝圈成炮輪,還配置假人矗立在戰位上,“指揮員”嚴陣以待,這一切景象足以以假亂真。3月3日凌晨,大雪漸停。第513團命令部隊:各營連班組主陣地上的厚雪一律不動,火炮器材按周圍白雪環境偽裝隱蔽,指戰員翻穿大衣和帽子,白色內襯朝外同雪景混為一色。針對假陣地,特意安排人員掃除清理,假炮、假人盡量外露,還在雪地里踏出一條行人小道,爭取誘引敵機轟炸。至此,一套伏擊聚殲美機于云田的作戰方案大致形成,靜候“請君入甕”。
靈活機動殲敵。3月3日早晨,天空晴朗。美軍派偵察機再次進行雪后偵察,目視云田地區高炮陣地增多,判斷有大批物資搶運,趁機實施大規模空襲轟炸。8時,第39營報告12架F-84戰斗轟炸機準備向假陣地俯沖投彈。主陣地高射炮兵在敵機距離2000米時突然密集開火,當即擊落1架、擊傷2架,其余敵機見狀改變航向慌忙逃離。13時,美軍F-84、F9F等戰斗轟炸機4批50余架再度來襲,在云田上空完成編隊后,以第1、3、4批成縱隊向云田附近鐵路投彈,第2批則攻擊假陣地,此波轟炸又被擊傷4架。此時第513團主陣地已經完全暴露,為了防備美敵機報復,迅速組織力量轉移陣地,進入預備陣地和返回已被攻擊過的假陣地,完成射擊準備。1小時后,遠距離地面監視哨報告,美軍60余架F9F、F80等戰斗轟炸機編隊直飛而來。實際上,在第二次戰斗間隙,第513團判定美機定會報復性攻擊,大膽安排第3營快速轉移到被炸毀的假陣地,變假陣地為主陣地,再次伺機近敵伏擊。美軍轟炸機群盤旋在暴露的假陣地,當降低高度進行俯沖時,第3營和其他炮兵果斷集中火力猛烈攻擊,協同作戰,共擊落8架、擊傷15架。
在激烈防空戰中,第513團指揮高超,機動靈活,敢打善戰,一日之內三戰三捷,擊落敵機9架,擊傷21架,而我方人員、武器裝備無損失,打了一個漂亮的高炮游擊戰,成績顯赫,受到志愿軍司令部的通令嘉獎。(彭洲飛 王會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