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辦督查室派員赴貴州省畢節市大方縣進行明察暗訪發現,截至今年8月20日,當地5年共拖欠教師績效工資、生活補貼、五險一金等費用47961萬元,挪用上級撥付的教育專項經費34194萬元。記者調查發現,拖欠工資背后,當地教育系統隱藏其它問題。
很多人很納悶,“5年拖欠近5億工資”為何現在才曝光?大方縣一名教師跟記者說的情況,或許能答疑解惑。據他說,曾有老師因向政府反映相關問題被處分,還有不少老師遭到解聘威脅,縣城老師被威脅調到邊遠村小,不準參加職稱晉級和評優。即使被國辦督查室點名后,當地仍有教師因在朋友圈轉發國辦督查室通報而被相關部門電話警告。
記者發現,問題不是一天產生的,正是當地一些職能部門習慣性捂蓋子,“不解決問題,先解決提問題的人”,一次次打壓“提問題”的人,一次次對潛在問題視而不見,才讓拖欠教師工資問題越來越嚴重。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庭審公開網“受賄罪(2019)黔03刑初8號”庭審視頻顯示,公訴人提到,大方縣現分管教育的一位副縣長,在擔任某鎮黨委書記期間,曾多次行賄大方縣原縣委書記張瀚時,希望在職務調整過程中得到“關心”。
2018年5月,張瀚時涉嫌嚴重違紀違法接受貴州省紀委監委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此后依據有關規定,組織決定給予張瀚時開除黨籍、開除公職處分,將其涉嫌犯罪問題移送檢察機關依法處理。但讓當地不少教師難以置信的是,包括前述副縣長在內的84名行賄人中,不少人并未得到相關處理,一些人甚至之后被提拔。
此外督查還發現,大方縣以推進當地供銷合作社改革的名義,發起成立烏蒙信合公司,變相強制教師等公職人員存款入股,違規截留困難學生補助,打著“服務三農”的幌子,將攬存的資金幾乎都調劑到大方縣政府下屬融資平臺公司使用,成為縣政府財政“周轉資金池”。這些錢去了哪里?用于什么?是有難言之隱,還是有“不便”公開的用途?這些問題還沒看到任何反饋,我們期待深入調查和適時公布。